登录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综述
发表时间:2012-10-10

 

年会开幕式

年会开幕式

 

周明甫主任在开幕式上讲话

周明甫主任在开幕式上讲话

 

黄忠彩秘书长在年会闭幕式上作总结讲话

黄忠彩秘书长在年会闭幕式上作总结讲话

 

杨圣敏教授作主旨发言

杨圣敏教授作主旨发言

 

专题会议讨论

专题会议讨论

 

学术机构展示

学术机构展示

 

召开研究会常务理事会

召开研究会常务理事会

 

“田野与呈现”影视人类学新疆师范大学分会场影片研讨

“田野与呈现”影视人类学新疆师范大学分会场影片研讨

 

2012年9月21日至25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在甘肃兰州西北民族大学召开。现将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会议的基本情况

2012年9月21日至25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在甘肃兰州西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周明甫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程中我国民族问题的几点认识”的重要讲话。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国家民委研究室巡视员、副主任黄忠彩在大会闭幕式上作了总结讲话。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院长李鸿教授和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企业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继焦分别代表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发言。甘肃省民委副主任柴生祥、西北民族大学校长赵德安教授、常务副校长马景泉、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扎西、副校长李正元,以及来自国内外184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5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共收到各位专家学者提交的近380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本次大会是自2009年在中国昆明召开第16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世界大会以来,能够凝聚专家学者最多、组织专题会议最多、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的一次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术盛会。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民族和睦与文化发展”,大会学术研讨由主旨发言和24个专题会议(其中影视人类学分会场在新疆师范大学举办)两部分组成。大会主旨发言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社科院院长吴大华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北方民族大学副校长赵杰教授、云南大学陈庆德教授、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北京大学马戎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人类学民族学中国学派的道路、历史的脚步与当前的任务”、“中国乡村都市化再研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考源”、“人类学民族学视野下的民族经济研究”、“差异与共生的五个维度”、“关于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进一步讨论”等六个主旨发言。24个专题会议分别是“牧民贫困和牧区扶贫”、“跨境民族研究”、“文学与人类学关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与机制的实践调研”、“法律人类学”、“文化交流交融与民族信任和谐”、“文化变迁与现代化视野下的民族关系”、“民间宗教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生态人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社会如何认同”、“多民族《格萨尔》史诗艺人研究”、“民族节庆文化研究”、“南方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经济理性与文化表达”、“区域民族文化发展与多元文化互动”、“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民族和谐与文化戍边”、“乡村旅游与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研究”、“企业人类学”、“应用人类学与工商人类学”、“发展现代民族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以及在新疆师范大学举办的“田野与呈现”影视人类学专题会议分会场。以上主旨发言和专题会议涉及的学术研究领域较为广泛,特别是对我国转型社会中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历时三天的会议上,许多涉及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加快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转型与应用人类学等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强烈共鸣,取得了广泛共识,大会的学术研讨气氛十分活跃。通过这些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增强了为当今中国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人类学民族学解决方案的使命感。大会一致认为,本次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是成功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旨在加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内部交流、促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与国际接轨的目标是可行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旨在推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的努力是有效的。

按照有关程序,经过积极申办,会议确定2013年年会在位于四川成都市的西南民族大学召开。

二、关于会议的特点和成效

经过对会议全程的认真总结,本届年会的主要特点和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年会成为了一个人类学民族学界普遍认可的学术交流平台,专家学者参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这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与会人数众多。这次年会,共有184个单位的550位专家学者与会,涉及27个省区市,囊括4大系统,即高校、社科院、党校及各级民委的民族宗教研究所。与往届相比,规模扩大很多。二是专题会议多。本次年会,共设置了牧区问题、文学与人类学关系、社会认同、民族关系、民间宗教、文化交流等24个专题会议,涉及的研究范围广泛,有的专题会议还是套开进行,形成会中有会、交流互动的良好局面。三是研究成果多。共提交论文380篇,涵盖了人类、民族、宗教、社会、政治、经济、文学、历史、旅游、文化等多个学科。四是年会的气氛好。众多专家学者既有顶尖学者,也有后起新秀,群贤毕至、济济一堂,共同关心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成长,深入研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互动交流十分深入,气氛十分热烈。本次年会充分体现了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旺盛的学术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年会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更加贴近现实。

据统计,本届年会的24个专题会议中,有21个涉及到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占到了88%,预示着人类学民族学学科从关注边缘、少数和局部到更加关注主流、多数和整体。比如,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关注,对民族关系的关注,对生态移民的关注,对跨境民族的关注,对失地农民的关注,对南海渔民的关注,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关注,对民间宗教的关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背景下涌现出的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探讨,为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活力,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只有坚持这个基本认识,也才能有一个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三)年会在几个原则问题上形成了重要共识。

本届年会讨论所涉及的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强烈共鸣,取得了广泛共识。

在开幕式上周明甫在题为“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程中我国民族问题的几点认识”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步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大环境下,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要不断完善、发展和创新。要加快民族地区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意见研究,保护、传承、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全面研究和关注民族关系,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并研究配套法律,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丰富、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程中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大会的主旨发言和专题讨论中,马戎、纳日碧力戈等专家学者,都强调了我国民族问题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把握一体多元问题,二者不可偏废,即政治一体、文化多元。这既是对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当前民族工作领域一些具体工作的反思。杨圣敏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人类学民族学中国学派的建立问题,以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界的责任问题、使命问题。大家认为,我们不能老是跟在西方后面跑,有责任创立一个在世界上有声音、有影响的中国学派。当然,这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些共识的形成,对于督促和激励学界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创新的意识、探索的勇气,不断推动人类学民族学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年会活动方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本届年会形式多样:一是召开了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二是进行大会主旨发言;三是召开24个专题会议;四是制作了43块展板,对国内14个民族学人类学学术机构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增进学术界之间的相互了解;五是组织了图书成果展,民族出版社等6家专业出版机构和杂志社在会场展示各自成果,扩大影响;六是进行了影视人类学影片的展映和讨论,在新疆师范大学分会场举办的“田野与呈现”影视人类学分会场中,展映了10部优秀的影视人类学影片;七是开展了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出10篇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度最佳论文和优秀论文,旨在彰显本领域学术研究的丰硕成果,加强学术成果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八是,会后组织去甘南和临夏这两个藏区、回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增进对我国基本国情和人类学民族学学术资源的了解和认识。总的看,全方位、多内容、立体式的办会模式正在进一步形成。

(五)进行了首次年度优秀论文颁奖活动,鼓励学术研究。

本届年会开幕式上进行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度优秀论文评选颁奖,获奖的10篇论文的作者上台领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决定从2012年起,开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旨在彰显我国人类学民族学领域学术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加强学者之间学术成果的交流,从而促进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发展。2012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于今年4月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站上公布了评选通知,并向全国各高校、科研单位及各省民族研究所下发了评选通知,之后有众多学者积极报名参加评选。经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组织有关权威专家认真评选和反复比较,共评选出10篇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度最佳论文和优秀论文。今后,每年都将开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并将在以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评选工作。

(六)首次引入分会场形式,影视人类学专题会议成功举办。

2012年9月26日至28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影视人类学专题会议的分会场在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以“田野与呈现”为题的人类学电影展映暨研讨会,由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承办,大会开幕式由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院长迪木拉提•奥迈尔主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新任会长张昌东、新疆师范大学校长为利•巴拉提、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庄孔韶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分会场开幕式。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还代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将刚刚出版的第16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电影节获奖作品集锦:影评集《流动的印象》(庄孔韶主编)和正式出版的14部国际国内获奖影片DVD盘,颁赠给会议承办方新疆师范大学和与会的获奖人范华(Patrice Fava)、刘湘晨、郝跃骏等三位教授。会议上众多导演带来了各自的影视作品,历时两天的展映与研讨分别由刘湘晨教授和庄孔韶教授主持。通过展映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与会者探讨了影视人类学的理论与范式问题,以及探讨影视人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次专题会议吸纳了多种风格的带有人类学思考的纪录片,希望通过对各种类型的纪录片的观看与讨论,进一步探讨影视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较之一般的电影展播或学术会议,此次研讨会大大延长了讨论时间,与会师生广开言路又深度研讨,台上台下情景交融,收获可谓前所未有。这次题为“田野与呈现”的会议,在提升我国人类学的田野调研水准,探讨影视摄制与编辑的原则、阐发图像与文字的互补性、交流技术运用的限度、揭示民族志表达与电影美学的关系等方面,达到了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学术水平。

(七)召开研究会常务理事会,总结汇报2012年度工作情况并研究讨论进一步工作。

2012年9月21日晚,研究会在甘肃兰州召开了2012年度常务理事会,会议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主持,副会长景军、马戎、杨圣敏、周大鸣、吴大华、张昌东、赵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副秘书长张继焦、张跃、刘夏蓓、彭新良等、以及众多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西北民族大学科技处处长何烨、宣传部副部长高志平、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文化汇报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筹备情况。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汇报了2012年研究会工作。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沙马拉毅作申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3年年会报告。之后常务理事就研究会今后工作中活动经费、年会会议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八)媒体给予高度关注,宣传报道及时深入,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本届年会,进一步加强了新闻宣传工作。会议邀请了人民网、中国新闻社等多家新闻媒体。会议召开的第一时间,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就进行了报道。据统计,共有新闻媒体刊登了37篇新闻报道,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中国新闻网、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日报、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凤凰网、香港大都报等主要媒体,还有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甘肃本地的新闻媒体也进行及时报道,甘肃卫视在新闻联播当中对本次年会也进行了专门报道。这标志着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社会影响力正在进一步扩大。

(九)年会的保障服务工作特别出色。

作为承办方,西北民族大学举全校之力,为会议付出了艰苦努力,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几点,第一,领导非常重视,全程关注和关心会议筹备和举办,在校的领导班子成员都出席了开幕式和闭幕式;第二,西北民大举全校之力,成立了8个工作组,专门投入大会的工作人员有100多人,另还有志愿者100多人;第三,西北民大花费巨资,对校园进行了美化,对食堂进行了翻修。会期期间,无论是报到,还是开会,无论是就餐,还是住宿,都别出心裁地提供了热情、细心、周到的服务,西北民大还为会议精心准备了一台极富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高水平文艺演出。不仅如此,西北民大在筹备会议中还深化总结了会议寓意精神:年会会场布置的蓝色基调意味着人类学民族学学科海阔天空、会议文件袋的黄色基调和飞天图案意味着人类学民族学事业飞黄腾达。本届年会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到软件服务,与会代表都感到了一种贵宾般的享受,有一种到家的感觉。西北民大党政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全校师生员工的无私奉献和辛苦努力,是本届年会举办成功的根本保证。作为会议的协办单位,西北师大、甘肃省民族研究所也作了大量工作,甘肃省民委以及有关单位提供了很大支持。

三、关于研究会下一步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在年会闭幕时,研究会秘书长对大会的召开作了全面总结,他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学术研究适应时代大潮,也在不断地调适自己。无论是在理论方法、还是在现实应用方面,学术界都将迎来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也面临一个可以施展拳脚的大好机遇。通过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就做好下一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工作,以及相关学科建设方面,提出几点设想和建议:

(一)更加关注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门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出现新变化新情况,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在这重大历史进程中,人类学民族学如何从本专业领域着手,就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在一些热点、焦点问题上发出我们的声音,是一件极有价值和意义的工作,比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问题、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维稳问题、双语教育问题等等。今后,人类学民族学届为国家的和谐社会建设建言献策,必须努力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善于说,要找到合适的时机、合适的角度把观点表达出来;二是不肯说,学术的紧箍咒约束着学者表达;三是不发表,媒体控制着观点表达的渠道;四是不理会,即使学者表达了,也存在一些政府部门不理会的情况。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提升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社会地位、产生社会影响、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举措。

(二)进一步发挥好研究会在推出人才、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

目前,有很多好的论文因为缺乏有效的平台难于传播开来,很多优秀的学者因为缺乏社会对他的认知,面临研究资金紧张的困难。学术研究应该是“无禁区”,但现实中很多问题不敢碰,可以在学术研究上放开一些限制。在学术研究不不要随意上纲上线,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要内讧内耗,学术研究需要各抒己见,百家争鸣,需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要进一步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发挥学术研究的社会功能,需要在机制上不断探索。其中,推荐评选学术研究中的优秀论文,推举学术研究中的学科带头人,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是研究会的重要职责。目前,评选优秀论文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初步尝试。下一步,要考虑开展评选优秀学术人物、领军人物工作。争取通过更多努力,让研究会成为培养和推出本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

(三)努力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发展提供支持。

开创具有中国气派的人类学民族学,不能作茧自缚,把自己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拒绝对其它领域好的做法、好的理论及其知识的吸收,也不能固步自封、循规蹈矩而不思创新。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传统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也吸收一些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这在如今的研究中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也是有必要的。在学术交流时,可以邀请一些其他相关相近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对话,最终促进本领域本学科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在这方面作出努力。

(四)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在我国举办以后,我们在与国际学术界交流方面有了一定起色,但是还很不够,还有很多问题。一是交流的次数少,层次不高。二是在国际学术界的声音十分微弱,难以产生影响。当然,这既有语言障碍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需要通过共同努力,增强我国的学术话语权,增进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五)进一步完善年会办会的体制机制。

经过去年和今年两次举办年会,研究会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也总结了一些教训。下一步,将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在年会办会方式和工作机制上作出进一步探索。筹备会在组成方面,可以吸收上一届年会举办方的负责人员,或与之建立顾问制度;在专题设计方面,不妨更加具有包容性,重视交叉学科领域的成果交流;在组织引导方面,进一步强化联络员制度,以便于信息沟通便捷流畅;在实地考察方面,进一步与会议内容结合起来,增进大家的感性认识和问题共识。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宣传,是人类学民族学界跟社会互动的关键渠道之一,借助媒体既可以增加社会对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了解,也是我们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本届年会上,按照有关程序,经过积极申办,会议确定西南民族大学为2013年年会承办方,西南民族大学递交了申请承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3年年会”请示,在9月21日晚召开的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上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沙玛拉毅作了申办报告,并在年会闭幕式上做了申办的正式发言,邀请专家学者2013年年会相聚“天府之国”。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处
2012年9月29日

 

 

 



京ICP备12008802号-2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网站流量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