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2008)世界大会会徽设计征集方案
作者:筹委会发表时间:2007-08-06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2008)世界大会
会徽设计征集方案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2008)世界大会筹备委员会为了广泛传播和展示本次大会的主题和精神,决定向社会公开征集大会会徽设计方案。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主题
        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的主题是“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Humanity,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Diversity)。
        远古时代,人和猿开始分化,进一步再发展为现代人类。由于世界地区环境各有不同,自然选择和人群迁徙等因素促使人类身体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体质特征和文化类型。人类从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利用地形猎捕大兽,绘制洞穴壁画,发展到利用基因、信息等现代高新技术,形成门类齐全的艺术形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经济、科技等等的发展始终是我们人类面临的主题。
        随着二十一世纪到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作为一种不争事实和趋势,正在向我们走来。然而,人类在利用新技术和发展给自己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承担其主体的责任。由于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各种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的不断集中, 使得自然界的财富被索取得越来越多, 随之投向周围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猛增、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导致“生态危机”逐步加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局部地区社会动荡。同时,传统发展观带来资源日益匮乏,世界两级分化导致新的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加上民族国家的政治诉求和不同信仰者之间因为利益等问题引发民族纷争导致多民族国家爆发巨大危机,社会关系破裂,战争冲突爆发并对人民生活及其未来带来毁灭性后果。这就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相处之道。什么是发展?发展是否是依照同一个简单的模式?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在发展的口号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全球化即单一的文化将取代多样性的文化”必然会到来吗?
        漫长的人类历史却告诉我们:人类文化是多元的,并且从来不存在单一的“全球”文化模式。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各个民族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几千年来,希腊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希伯来文明、非洲文明,以及阿拉伯伊斯兰等文明,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构成了整个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文化多样性是发展、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提供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人类和这些多样的文化是人类学一直以来的研究对象。现如今,发展与文化多样性问题已成为人类学不可或缺的研究主题。在这个冲突不断的世界中,联结自然与人文,拥有文化人类学、生物人类学、考古学及语言人类学的人类学学科,应当为推动人类知识的进步,更好的理解人类社会,促进自然与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并在自然与文化和谐共存基础上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做出独特的贡献。因此,本次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主题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类、发展及其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二、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会徽设计征集规则
(一)参加资格
        凡有志于向中国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奉献智慧的专业机构、专业人士、业余爱好者等各界人士均可以个人名义或团体名义提交作品;提交作品的数量不限。
(二)参加方式
        1、仔细阅读并承认本规则。
        2、填写投稿表格(表格含下述信息)。
            A 设计作品的名称。
            B 展现设计主题的创作方法的原理,及关于设计作品如何达到设计目标的简单描述。
            C 以个人名义呈交设计作品的作者姓名、个人身份有效证件之复印件;以公司或机构名义提交设计作品的机构或实体的名称、
                营业执照、相关资质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之复印件。
            D 通信地址、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及联系人。
            F个人参加者由设计者本人亲笔签名,单位参加者加盖公章。
        3、参赛费用
            提交设计作品不需交纳任何费用。
        4、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04年10月10日(邮寄以邮戳为凭)。

(三)设计要求
        设计力求表现中国主办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的主题(见上述主题资料)和中国地域人文特色。
        会徽应包括图案及文字部分,图案或文字中应包括世界大会英文缩写和举办时间“ICAES 2008”及举办地“中国·昆明”字样。
        会徽设计应符合“人文奥运”精神。
        设计应明显区别于其他世界性人类学民族学会议的标志。
        符合当代艺术美学的要求。
        拥有再创作的空间,通过再创作可以应用于大会形象与景观的各种表现方式。
        所附载体的大小均不影响方案的整体美感和表现力(例如在巨型旗帜或饰针上的使用)。
        会徽图案应简洁、明快、含义明确,便于记忆且印象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并适用于世界大会的各类活动和纪念品的制作。
(四)作品评选
        参加者提交的会徽设计作品将由评委会评选出入选决赛范围的设计作品,并向第16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备委员会会长办公会或秘书长办公会专题会议进行陈述。由该会议最终确定上述入围决赛的设计方案中的最终获选方案。
评委会由筹备委员会下的秘书处组织,筹备委员会对评委会成员的构成、数量或人员调整等拥有最终决定权。
(五)奖金
        所有应征者均可获得纪念品一份;最终获选为会徽的方案设计者将从筹备办一次性获得奖金人民币3-5万元,获选入围决赛的5件作品(但未最终获选为会徽)的设计者都将从组委会一次性获得人民币2千元,获奖者应自行按照相关国家(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地区的法律规定纳税。
(六)通知
        最终结果发布日期:2004年11月,筹备委员会秘书处将第一时间以传真或电话方式通知获胜者。
        筹备委员会秘书处将最终获选的参赛设计方案在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网站上公布。
(七)提交作品的处理和作品著作权
        所有提交至筹备办的设计方案均不退还。
        参加者保证对提交至筹备办的设计方案拥有充分、完全、排他的著作权,保证在全球范围内未曾并永远无权自行或授权任何第三方对设计方案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或开发。
        参加者保证一次性、不可撤销地将其对设计方案的著作权,及对设计方案一切图像的或立体的表现物的全部权利(如有),全部转让给筹备委员会(含合法继承人,下同)。参加者了解并同意:自设计方案提交至筹备办并有效签署投稿表格起,即已完成这一转让程序。
参加者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印刷或电子等任何形式)就该方案的全部或部分进行发表,并保证其本人或原创作者放弃其对参赛设计方案的署名权。如设计方案最终被选定为大会会徽,筹备办有权采取任何方式对其进行修改、再制作或再创作(包括但不限于采用书面或电子形式),参加者(或原创作者)无权(包括不以保护作品完整权为由)干涉上述修改或因此向筹备办或其指定的第三方提出任何要求。筹备办有权自行决定对最终被选定的大会会徽,进行任何形式的一切使用、开发、授权、许可或保护等活动,而不受参加者或原创作者或任何第三方的任何干涉或限制,参加者也无权要求因此享有任何特殊权利或分享筹备办因进行上述行为所获得的任何权益。
        如设计方案最终被选定为大会会徽或入围决赛,参加者同意因此向筹备办提出的要求仅限于本规则所列奖金金额。如参赛设计方案未被选定为大会会徽或入围决赛,则不向筹备委员会提出任何要求。
(八)争议
        对本规则及其附件产生的任何疑义,筹备委员会保留最终解释权。任何与会徽征集有关的未尽事宜,均由筹备委员会进一步制定相应规定并进行解释。
(九)联系方法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街252号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秘书处
        邮编: 100800
    电话: 66508715,66508290
    传真: 66508290
    网站:http://www.icaes2008.org
    电子信箱: IUAES2008@126.com,IUAES2008@hotmail.com


三、作者承诺书
        中国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备委员会(简称:):
        承诺人(应征作品的作者)在充分知晓并自愿接受《中国2010年世博会会徽设计征集规则》(“《征集规则》”)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谨作出以下承诺:
        (一)承诺人保证对其因参加中国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会徽设计征集活动(“会徽征集”)而创作的作品(“应征作品”)拥有充分、完全、排他的著作权。承诺人保证其在全球范围内未曾自行或授权任何第三方对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或开发。
        (二)除著作权中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外,承诺人同意将其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放映权、网络传播权、摄制权和改编权等,转让给筹委会。
        (三)承诺人将应征作品的修改权授予筹委会或筹委会指定的第三方。对于筹委会或其指定的第三方所做的修改,承诺人自愿放弃其提出异议的权利。
        (四)除参加本征集活动外,承诺人不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和宣传应征作品。
        (五)除根据《征集规则》获相关奖励外,承诺人不提出其他任何报酬要求。
        (六)若承诺人违反本承诺书,筹委会有权依法追究承诺人的法律责任,并可向承诺人提出所有损失的索赔。
        (七)对于因承诺人的应征作品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或承诺人的其他过错而使筹委会面临任何索赔、诉讼或仲裁,筹委会有权向承诺人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八)本承诺书根据中国的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解释。
        (九)除本承诺书外的其他相关权益,由筹委会与承诺人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协商。
        (十)本承诺书自承诺人签字之日起生效。

承诺人(或机构名称):

时间:



京ICP备12008802号-2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网站流量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