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关于“十二五”规划期间加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建议书
作者: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表时间:2011-03-14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已于2009年7月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大会采纳了中国学界提出的“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的会议主题,通过了中国学者倡导的尊重文化多样性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昆明宣言》。大会得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国内外学界的充分肯定和热情赞誉,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纪念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召开一周年,2010年8月27至29日,第一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在中山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8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44名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与会,深入研讨了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如何加强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推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提升学科在国内社会和国际学界的影响力等问题,并在广泛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密切关注当代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切实加强人类学民族学的应用研究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一直致力于把专业知识应用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艾滋病关怀和预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总体来说,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当代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方面依然相当滞后,与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对于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成果的需求和期待相比,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应用研究仍显薄弱,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和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应该抓住契机,密切关注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西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方式变革和机制创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自然生态的平衡和安全维护、资源开发中的惠益公平分享、民族关系构建中互信互惠和对外投资援助中的文化和生态敏感性等问题。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人类学民族学界积极参与,进行深入研究,推出符合于时代要求的成果,这是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学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我们倡导政府机构和学界联手策划推动“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百年工程”,作为学科应用和成果转化的总平台。
  二、积极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升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
  由于诸多原因,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在重建后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长期以来鲜见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学术成果,对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趋势缺乏深入了解和把握。
  鉴于中国学界的国际话语权仍然微弱的现实,要充分利用承办昆明大会取得的学术地位和成果,通过多种途径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力支持学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学术论坛,建立在联合调查基础上的合作研究,出版中外文学术成果,学习和吸收国际前沿理论和最新学术成果,推动学科迅速和全面地与国际接轨。以不断提高学科研究水平,提升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为此,建议有关政府部门积极支持学界组织实施“提升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国际话语权项目”
  另一方面,要加大研究周边国家民族问题的力度,力求真正形成和发展睦邻友好互利的环境,维护边疆的稳定与祖国的统一;重视世界性政治民族主义动向、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探讨世界民族关系中整合与分化的总走向,研究世界民族热点问题,探讨民族因素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之间的关系等等,以增强我国学界的学术实力。针对中国外向发展遇到的挑战,推动学界与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海外投资企业构建交流平台,携手推进“海外人类学调查和民族志撰写工程”。
  三、进一步推进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学科地位
  当今多民族统一的中国是世界幅员辽阔、文化多样性传承力最强的复合文明国家,几十年改革开放、持续发展实践,在规模、成就、经验和问题等方面,都对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带来了空前难得的创新机遇。
  在当前时不我待的形势下,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现状明显滞后。在国际上,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是平行并列,但中国的民族学和社会学均是一级学科,而人类学却仅是社会学属下的二级学科。在2007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所列47项社会学课题中,人类学仅在“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一个课题中得到显示。中国人类学的这种弱势地位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
  鉴于此种情况,与会学者强烈呼吁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人类学更大的学术发展空间,尽快将人类学列为国家一级学科,切实加强人类学学科建设。在本科专业设置、硕士点和博士点建设、教学科研规范体系建立、学术队伍建设、必要支撑保障条件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构架,并有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四、有效整合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资源,定期召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大会
  去年在我国召开的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也显现了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较为滞后,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我国还没有足够底气与一些人类学民族学大国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国内,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还不能适应整个国家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学科的社会影响力较小,公众社会认知度不高,研究力量相对分散。
  要抓住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成功举办的契机,建议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负责组织,定期召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大会,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学界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国内外相关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从事民族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共同探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此,可以为全国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探讨人类学民族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各项命题,加强各研究机构间的联系与交流,进行跨学科研究与合作,进而提高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水平。同时,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成就,培养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专业性高层次人才,增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
  五、加强人类学民族学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为弥补学科队伍的知识断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客观需求,要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科规范,加快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学科素养卓越的专业人才,为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学者的研究才 能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努力造就一支学术视野开阔、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创造性的一流人才队伍。同时,通过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努力,全面提升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对于人类学民族学学科价值理念的认知,为有志于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
  人类学民族学界要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精神,进一步探究和规范符合中国实际的田野调查方法,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坚持学术研究对象无伤害原则,坚守学术研究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全面提高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人类学民族学的学术贡献,人类学民族学的学术创新更离不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人类学民族学界要紧紧抓住召开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和“十二五”规划的契机,切实加强学科应用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全面提升学科的创新性和影响力,为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做出更大努力。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第一届联席会议全体学者
2010年8月29日

 



京ICP备12008802号-2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网站流量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