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版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论文集
一季度先行出版5本大会论文集,计划出版30本,其余根据编辑进度陆续出版。
二、编发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工作通讯
将去年举办的首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峰会及民族文化遗产论坛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分别编发研究会工作通讯专辑。
三、编发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研究报告
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做专题性研究报告,可作为研究会的成果以报刊的形式在内部发行。
四、研究发布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前沿研究成果评估报告
对近两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最前沿的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权威的评估报告。
五、出版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文件汇编
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相关文件资料备齐、汇编、出版。
六、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4月份赴伦敦与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进行学术交流。
七、继续加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站建设
尽快完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站的相关数据资料,设立相关数据库,准备举办网站正式运行的典礼仪式。可与相关单位(如大学、研究机构等)联系,吸收团体会员,建立相关链接。同时可考虑与中国社会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共同开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门户网站。
八、召开“金砖四国”人类学民族学峰会
2011 年“金砖四国”人类学民族学高峰论坛须经相关部门研究后再决定召开与否等相关事宜。
九、拟召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大会
通过此平台可设立、颁发相关诸如优秀论文、杰出学者等奖项,借以整合全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资源和力量。
十、完善研究会专业委员会
继续与相关方面协调,加快成立研究会的各相关专业委员会。召开都市人类学与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十一、编制人类学民族学田野数据库
与全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机构协调合作,编制人类学民族学田野数据库,实现全国人类学民族学田野信息、成果共享。
十二、继续搞好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研究
继续按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要求,做好《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
十三、进行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研究
拟开展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研究,尤其是对西藏、新疆对口支援的研究。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研究成果拟出书或发表研究报告。
十四、继续举办“三个论坛”
继去年召开的首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峰会及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今年继续分别召开以上三个第二届论坛。
十五、召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机构负责人第二届联席会议
拟于6月份在北方民族大学召开。
十六、第二季度应邀赴俄罗斯参加俄罗斯人类学民族学大会,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十七、培训人类学民族学高级人才
拟于第三季度举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高级研修班,由湖北三峡大学承办。
十八、创办人类学民族学学术刊物
继续做好学术刊物的创办工作。
十九、继续提升国际学界话语权
继续组织中国学者代表团7月赴西澳大利亚珀斯参加由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与澳大利亚人类学会 (AAS)、新西兰社会人类学会(ASAANZ)召开的中期会议。举办相关专题会议,发布我国最新研究成果。
二十、完善研究会会费缴纳制度
按照在厦门召开的
2010年年会所议定的初步方案进行逐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