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在线— 学术讲座

“转型中的青海”座谈会: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安雅•拉天伦博士在民族所讲座
作者:张小敏 发表时间:2011-03-22 浏览次数:3450

2011年3月22日,“人类学论坛”第27次讲座在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安雅拉天伦(Anja Lahtinen)博士,她做了题为“省一级的发展与治理的质量—转型中的青海”的学术报告。“人类学论坛”负责人刘正爱博士主持了讲座。参加论坛的有来自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机构的学者10余人。

 安雅·拉天伦博士讲座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她所做的博士论文的框架。她的研究提出的两个问题是:为什么青海省是中国发展速度最慢的欠发达地区之一?省一级的发展与治理质量两者之间存在着多大程度的相关性?她研究的核心概念是“良好的治理”。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定性研究;使人们对当代青海(和中国)目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有更好的了解,同时能够更深入地认识治理在省级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2)采用 “扎根理论”研究法,但理论框架是构筑在“三域”方法之上,通过文献,访谈和观察来分析三大主题,即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多样性,以此来支持实证研究。(3)引入了人文科学的哲学问题和当代有关治理的理论,以便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治理的问题,认识从西方经典派生出来的“良好治理”概念下的种种特性,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与中国传统相结合。(4)关于青海省个案研究,其中重点关注了藏族。她做博士论文的田野调查的时间是2004年至2010年9月。访谈了150个不同身份的人,包括学者,中央、地方政府官员、商业人士、国际组织和NGO,以及普通人。她在最后对青海省在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多样性这几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青海所面临的挑战尤其集中表现在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多样性三个方面。所有这三个方面都是密切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并不太好。问题在于青海省政府如何能用一种最好的治理方式,来使人民得益。省级政府选择怎样的治理方式,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以此替代仅仅考虑增长因素、而极少考虑对环境和人造成的影响这种片面的治理方式。

        安雅·拉天伦博士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的发展和欠发展主要取决于区域如何治理;省一级政府在规划、执行和监督各种规划和行动方面拥有很大的权利,这些计划和行动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政府治理的质量取决于省级政府的能力以及政府如何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分配、传达和协作;问题的实质是基层民众的声音通过参与的可能性而受到政府的重视。她对青海的建议有:在环境方面提高环境限制和标准;在经济上不接纳污染企业来投资;在文化多样性方面,提高各民族群体在发展方面的参与机会,政府倾听基层民众的呼声。

        安雅·拉天伦女士2000年获得英国亨利管理学院(Henley Management College)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1年1月获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治理问题:聚焦中国西部开发下的青海省》(Governance Matters - China’s Developing Western Region with a Focus on Qinghai Province),已经发表于赫尔辛基大学亚非研究所的系列出版物中。她的博士后研究关注中国的治理、文化交流和中非关系。
讲座结束后,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福特基金资助项目《青海三江源地区减贫和草地管理的探索试验》负责人杜发春副研究员宴请了安雅·拉天伦博士,并与之进行了较深入的学术交流。这项两年(2011-2013)的三江源研究项目,主要从人类学角度对青海三江源地区游牧民定居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追踪研究,对三江源牧民贫困和高寒草地管理进行参与式评估,并以此来探索三江源牧区扶贫和高寒草场可持续管理的行动计划。

 



京ICP备12008802号-2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