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和企业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复兴、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的影响”专题会议于2018年11月17日下午顺利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张继焦教授任会议主席,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大阪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共15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4名专家学者报名参加会议。
会议发言共分为三个小组,在第一组中,齐骥探讨了以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舒萍从“大传统、小传统”的视角探讨了福建土楼遗产其文化分层问题。荣国庆从口述史的角度,探讨了陵川县田庄村的文化遗产的变迁过程。鲁茸拉木关注的是藏族传统手织工艺对迪庆藏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刘晓菲的研究主题是依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田园样板的创意实践——关于四川成都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发展的思考。
在第二组中,陈杰探讨了马六甲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思考传统与现代的良性互动。李全敏研究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饮食生态消费的认同与传承。杨波基于对山西高平县城的田野调查研究,探讨城市文化复兴中历史祠庙文化遗产的困境,他从地理空间演变的角度看城市文化的变化,提出的三种文化状态与城市复兴的关系。邱运胜研究的是佛山三水都市边缘区疍民的生计方式和文化的变迁。贾玉龙关注的是一种青年亚文化,他将厂货球鞋与都市青年文化相结合。王焯以沟帮子尹家熏鸡为研究对象,从企业人类学的视角探讨老字号的文化记忆功能,她强调文化记忆是老字号核心竞争力的所在。
在第三组中,曹雨从饮食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广东沙湾古镇的饮食文化遗产,他着重探讨了原真饮食文化的保持对特色小镇原真性保持的意义和作用。林越英以西藏拉萨八廓古城为研究对象,他关注的是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民族旅游业态提升与配套建设。攸扬以体育特色小镇为切入点,讨论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特色小镇建设。宋丹以国家级特色小镇为例,讨论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王才道以湘西边城镇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文化旅游视野下,特色古镇文化功能转换的理性实践。字荣耀通过对云南省梁河县南甸宣抚署土司遗产的调研,他认为梁河土司遗产所展现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点对研究我国古代土司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等有重要意义。
本专题会议共有3篇参会论文被评为年会优秀论文。
上述专题会议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8年年会的专题会议之一。本届年会于2018年11月17-18日在西安举行。大会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共有来自全国12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大会围绕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使命与担当”的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并分享了最新学术成果。
据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9年年会将由云南民族大学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