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9-20日,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城乡发展一体化”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农业大学召开,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和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精神,客观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
一.会议开幕式和主旨发言
在4月19日的开幕式上,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农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专职副院长朱江,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巡视员、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诚一为研讨会致辞。国家民委国际司副司长、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吴金光主持开幕式。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正跃,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彭志远,云南农业大学校党委纪委书记李雪峰,云南农业大学校长助理高洪,云南农业大学校长助理王彤光,大理学院副校长刘荣,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山大学南中国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麻国庆,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继焦,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杜发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地理系教授曹沪华,以及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8个省(区、市)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周明甫同志在讲话中说,中国已从农耕文明跨入了工业文明的门槛,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主导国家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很多问题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民族学人类学提出了很多重大课题,也为学者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学者们需要转换研究方式,把自己的微观研究与宏观人性的深度、人类文明的高度和全球体系的广度结合起来,从全局整体的角度思考和阐释问题。周明甫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的作用正是把人类学民族学学者聚合在一起,把握时代脉络,关注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在政府和学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加强双方的沟通联系,提供政策参考,推动社会发展。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善于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关心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城乡发展一体化”正是经济抓住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利用各自学科优势为破解主义发展难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朱江副书记代表云南农业大学对各位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云南农大的基本情况,相信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将推动云南农业大学的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研究,为建设美丽云南,推进云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黄忠彩秘书长代表介绍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的基本情况,特别感谢云南农业大学筹备组织这次学术会议。他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全国性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机构,现任会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同志。现任常务副会长为周明甫同志。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曾于2009年7月在昆明成功召开了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世界大会。自2011年开始,每年召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2014年年会将在大连民族学院召开。研究会及其下属的各专业委员会都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学术研讨会。4月16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海外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跨文化交流与海外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今天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在云南农业大学召开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题,紧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诚一在致辞中表示,各地专家学者汇聚云南农业大学交流新思想、新做法,一定会有力推进学科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研究员、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席张继焦做了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其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的中国都市人类学会。该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国内外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学者的学术交往与合作的重任。2007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决定在原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的基础上,经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近年来,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国际联络和国内外研究课题,受到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领导和国内外学术界的赞赏。
开幕式结束后,有4位著名学者作了主旨发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南中国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麻国庆的“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黄玉捷的“特大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中的民族性研究”;大理学院副校长刘荣教授的“云南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蝴蝶效应’”;中国社科院民族学所研究员张继焦的“为城市发展服务的都市人类学:老字号、老商街与城市竞争力”。云南农业大学校长助理高洪教授主持了主旨发言。
在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建筑学、农学、城市规划设计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们,分为9个专题深入交流和探讨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和实践、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化与信息化、社区减贫与新农村建设、城市老字号企业、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女性、都市村落与民族建筑、城市化与民族文化保护、社会治理和社区发展等内容。参会的专家学者来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海南师范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理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农业大学等。
4月19日晚研讨会举行欢迎工作餐,云南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海翔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正跃教授等出席欢迎工作餐,并与参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
二.学术研讨及其主要成果
经过两天的学术交流,与会学者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个主题进行了多学科的探讨和研究,拓宽了会议主题的研究视野和深度。不同学科之间、不同观点之间的思考和碰撞,对深化会议主题和相关专题的交流和探讨提供了多角度的启发和思考。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是区域的一体化,更重要的是人的一体化。如何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农牧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
4月20日下午,研讨会举行了简短的闭幕式。周明甫、黄忠彩、吴金光、张诚一、麻国庆、张继焦等出席了闭幕式。吴金光主持了闭幕式。
闭幕式上,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山大学南中国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麻国庆教授宣布广西师范大学赵巧艳等11人获得“中国都市人类学研究优秀论文奖”。他说,经过充分酝酿和评审,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从参加本次研讨会的36篇完整论文中评出优秀论文11篇。评选标准主要有三条:(1)参加会议并提交了完整论文。(2)鼓励中青年学者,副高职称(含副高)以下,有较丰富的田野调查第一手资料。(3)符合学术规范。获奖名单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站上公示。
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杜发春作了会议总结。这次研讨会有两大特点:(1)领导重视,参会人员涉及的单位多,学者们贡献大,民族学人类学届许多著名的学者来捧场并提交了完整论文,超出了预期。(2)会议安排紧凑,信息量大,学术质量较高。安排了4个主旨发言,有31人在9个专题会议作了正式发言。这次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三个主要成果:(1)成功完成了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的任务,有11位年青学者获优秀论文奖。这次会议的4个主旨发言和9个专题会议加强了学术界之间在中国都市人类学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方面的相互了解。有宏观研究,有微观个案研究,有比较研究,学术交流讨论较充分。(2)收到完整论文36篇,编辑成的论文集现有392页,《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拟出版正刊一期。(3)研讨会搭建了40多专家学者之间交流的平台。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界的许多老朋友进一步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大家还结交了许多新朋友。相信这次会议之后,机构之间、个人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友谊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同时,年青学者(博士生、硕士生)通过参加这次研讨会锻炼了自己、开阔了眼界。大家都表示,此次会议的举办,让不同学科之间、不同观点之间得到了思想的碰撞,将进一步推进都市人类学研究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席张继焦致闭幕词,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对会议的支持,感谢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承办会议,并宣布中国都市人类学第二届年会暨“城乡发展一体化”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4月21日,部分省外代表到曲靖市马龙县考察了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地和马龙县生态庄园经济建设情况。
承办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于2013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为全国29家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之一。该研究院是一个跨学科、相对实体运作、开放性的研究机构,于2012年12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由省教育厅、省科技厅批准成立。高峰副省长为名誉院长,云南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张海翔教授兼院长。研究院成立以来,在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人才培训、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院将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突出云南地方特色,努力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的策源地、跨区域农业协同创新与服务的试验田、东南亚-南亚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桥头堡。
三.媒体报道
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得到了有关媒体的重视,《中国民族报》、《中国日报》、《云南日报》、《都市时报》、《云南农业大学新闻网》等进行了报道。
《中国民族报》2014年5月2日第5版、第6版、第7版全面报道了本次研讨会。
(1)国内外学者在昆明探讨“城乡发展一体化” (链接)
(2)实现城镇化,民族地区如何破题(链接)
2.《中国日报》2014年4月19日
专家学者相聚昆明探讨“城乡发展一体化” (链接)
3.《云南日报》2014年4月22日
4. 《都市时报》2014年4月21日
“城乡发展一体化”学术研讨会在昆举行 (链接)
5. 《云南农业大学新闻网》2014年4月21日
专家学者会聚我校探讨“城乡发展一体化” (链接)
1.研讨会开幕一瞥
2.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会长周明甫讲话
3.云南农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专职副院长朱江致欢迎辞
4.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巡视员、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致辞
5.海南师范大校党委副书记张诚一教授致辞
6.国家民委国际司副司长吴金光主持开幕式
7.中山大学麻国庆教授作主旨发言:“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学科建设”
8.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黄玉捷做主旨发言:“特大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中的民族性研究”
9.大理学院副校长刘荣教授做主旨发言:“云南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蝴蝶效应’”
1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继焦做主旨发言:“为城市发展服务的都市人类学:老字号、老商街与城市竞争力”
11.会议进行中
12.与会人员祝贺青年学者获奖
13.会议合影
附: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
暨“城乡发展一体化”学术研讨会
议程
第一天(2014年4月18日,周五) 报到注册
地点:云南农业大学茶苑专家楼宾馆前台,位于昆明市北郊黑龙潭农大老校区后山
第二天(2014年4月19日,周六) 开幕式、主旨演讲,专题会议发言
地点:云南农业大学东校区茶苑专家楼一楼会议室
4月19日上午
7:30-8:30 早餐
8:00-8:45 报到注册
9:00-9:50 开幕式
开幕式
主持:吴金光(国家民委国际司副司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致辞
云南农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专职副院长朱江致欢迎辞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巡视员、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致欢迎辞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诚一致贺辞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席张继焦作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
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讲话
9:50 – 10:20 合影、茶歇
10:20 – 12:00 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
主持:高 洪(云南农业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导)
评议:曹沪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地理系教授、博导)
主旨演讲人及其题目(每人时间为20分钟)
麻国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导,环南中国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席、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民族学类主任委员):“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学科建设”
黄玉捷(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特大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中的民族性研究”
刘荣(大理学院副校长、教授):“云南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蝴蝶效应’”
张继焦(中国社科院民族学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席):“为城市发展服务的都市人类学:老字号、老商街与城市竞争力”
12:10-13:10 午餐(自助餐)
4月19日下午专题会议发言
2:00-3:20 pm
专题1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每位发言时间为10分钟)
主持:黄玉捷(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评议:刘 荣(大理学院,副校长、教授)
发言人及其题目
马京(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关于我国民族地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理论认识”
顾胜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文献所):“云南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
陈心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化冲击还是利益争夺?——民族六省区城乡居民对外来劳动力态度研究”
潘启云(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省情与政策研究所):“云南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3:20-3:30 pm 茶歇
3:30-4:50 pm
专题2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每位发言时间为10分钟)
主持:马 京(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评议:麻国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导)
发言人及其题目
李宇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雾霾治理与城市环境保护”
杜发春(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生态城市化:新疆喀什案例研究”
李 宁(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国际视阈下的乌鲁木齐生态旅游的资源与空间结构”
李文荣(云南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冲突-协调:云南山地城镇化的冷思考与热动力”
4:50-5:00 pm 茶歇
5:00-6:10 pm
专题3 城市化与信息化(每位发言时间为10分钟)
主持:李宇军(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
评议:闫 春(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发言人及其题目
曹沪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地理系)、张诚一(海南师范大学):“公众参与的地理信息系统与新型城镇化:城市少数民族参与城市建设的新媒介”
李文峰(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省农村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探索”
周兵(云南农业大学建工学院)、李向东(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周红(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社会运行通道性能分析”
6:30-8:30 pm 欢迎晚餐
第三天(2014年4月20日,周日) 全天专题会议发言、闭幕式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东校区茶苑专家楼一楼会议室
4月20日星期日上午专题发言从9:00开始
7:30-8:30 早餐
9:00-10:20
专题4 社区减贫与新农村建设(每位发言时间为10分钟)
主持:奂平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评议:赵巧艳(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管理系,副教授)
发言人及其题目
刘小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滇桂黔石漠化区扶贫开发成效研究—以贵州黔东南凯里为例”
王国贤(云南农村干部学院):“跨越发展背景下云南新农村建设途径探析”
方文(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
杨建荣(云南农业大学工会):“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辛街乡新农村建设状况的调查及对策”
10:20-10:30 am 茶歇
10:30-11:30 am
专题5 城市老字号企业 (每位发言时间为10分钟)
主持:张莉佳(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副主任)
评议:张继焦(中国社科院民族学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席)
李吉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云南“老字号”企业与旅游发展”
方 婕(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云南“杨林肥酒”:借重旅游促优补拙的思考”
路 遥(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滇商的传统商业道德及其启示”
11:30-12:30
专题6 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女性 (每位发言时间为10分钟)
主持:路 遥(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讲师)
评议:杨国才(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教授)
发言人及其题目
张慧(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女性的就业问题研究——以昆明市城郊三个社区的失地女性为例”
董海珍(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少数民族地区女农民工健康问题初探——以大理下庄村为例”
王韵(云南民族大学哲学宗教学院):“怒江傈僳族妇女宗教信仰中的伦理观念”
12:40-13:40 午餐(自助餐)
4月20日星期日下午专题发言从2:00开始
2:00-3:00 pm
专题7 都市村落与民族建筑(每位发言时间为10分钟)
主持:刘小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评议:曹沪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地理系,教授、博导)
发言人及其题目
赵巧艳(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管理系)、闫 春(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湘黔桂三省坡侗族聚居区村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王炳忠(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留住民族村寨守护都市记忆——以贵阳城市建设为例”
周兵(云南农业大学建工学院)、李向东(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周红(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传承民族民居生态建筑文化、创建西部特色魅力村镇”
3:00-3:10 pm 茶歇
3:10-4:20 pm
专题8 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保护(每位发言时间为10分钟)
主持:王炳忠(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编辑部,编辑)
评议:麻国庆(中山大学教授、博导、环南中国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都市人类学专委会主席)
发言人及其题目
杨国才(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以千年古村诺邓为例”
马伊(云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城镇化进程中基诺族特懋克节的文化变迁”
龙蔚(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城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村民文化生活的影响探析”
王迪(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20-4:30 pm 茶歇
4:30-5:40 pm
专题9 社会治理和社区发展(每位发言时间为10分钟)
主持:李文峰(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评议:张继焦(中国社科院民族学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席)
发言人及其题目
奂平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福利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根本任务与途径——兼论社会政策研究的理论自觉”
方 舒(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政策的科学发展”
冯彦敏(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社区支持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绿色之路”
5:40-6:10 pm
闭幕式
主持:吴金光(国家民委国际司副司长、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山大学南中国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麻国庆宣布“中国都市人类学研究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杜发春作“会议总结”
中国都市人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继焦致闭幕词
6:10 pm 闭会
6:30-8:00 晚餐(自助餐)
第4天(4月21日,代表离会) 部分省外代表前往曲靖市马龙县考察新农村建设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