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会议—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暨年会会议综述
作者: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处 发表时间:2014-03-16 浏览次数:2597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暨年会于2014年3月16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本次年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名古村落专家学者参会,专家学者参与热情很高,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关领导和专家有: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住建部村镇司原司长李兵弟,国家森防总站党委书记、生态报告文学作家、林业专家李青松,古村落专委会理事长、靖江市人民政府市长赵叶,古村落专委会主任、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中国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刘托,古村落专委会秘书长张安蒙,古村落专委会副主任、人民日报社主任记者齐欣,古村落专委会副主任、东北大学艺术学院系主任赵琛,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和社会学院教授刘夏蓓,北京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清华大学乡土建筑研究所副所长罗德胤,东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薛立,襄阳和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叶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祁嘉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钟毅,温州古村落研究所主任王文,绿十字创始人、乡村设计师孙君,中国矿业大学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常江,浙江省永嘉县县委书记盛秋平,湖南省常宁市副市长周丽华等。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CCTV10、新华社上海分社、解放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京沪新闻媒体单位以及部分中国景观村落的代表们。

上午8:30分,2014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年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古村落专委会主任罗扬主持,他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也是提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次年会上恳请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对专委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他说,过去的一年我们原有的景观村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经过专家的考察又诞生了一批新的景观村落。与此同时,在针对景观村落的发掘、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又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志愿者和单位。由于大家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既给予了景观村落的健康发展的希望,也奠定了基础。

会上,古村落专委会副主任齐欣做了工作报告。他认为,文化遗产传播是文化遗产价值增值的过程,而古村落专委会既是一个平台,也是一种力量。自2013年1月古村落专委会成立以来,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开始了新的实验,寻求文化遗产传播和古村落保护的新机制;二是寻求外界的合作;三是,聚集社会力量,吸引了很多志愿者。另外,2013年古村落专委会还做了常备工作时古村落评选,一共11个村子成为2013年中国古村落景观村落, 这是值得骄傲的,也是古村落专委会的结晶。

随后,罗杨主任与本届获得中国景观村落的十一家村落签订了中国景观村落公约。这些村落包括:广东东莞石牌镇塘尾村、广东东莞茶山镇牛郭塱村、广东东莞企石镇江边村、浙江省永嘉沿滩镇岩龙村、湖南省常宁市秒秦镇珍田村、湖南省常宁市秒秦镇泉井村、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山西省沁水县镇村镇祥渔村、河南省新县八里畈镇丁李湾村、河南省新县周庄乡毛铺村、河南省新县周庄乡西和大湾村。

获得本届中国景观村落殊荣的各地区代表在会上作了即兴发言。阳城县县长郭向阳对阳城县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做了汇报,他说,阳城县始终朝着建设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前进,坚持高级别会话,坚持精品化建设,使阳城县我县的旅游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他还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携手,守护好民族的精神家园,守护好乡愁,守护好古村落建筑的文化基金,为我们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湖南省常宁市副市长周丽华说,常宁市有两个村落成为中国景观村落,这与古村落专委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她认为古村落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向往的、唤起我们记忆的一个地方,是大家共同的财富,中国景观村落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和责任,我们也需要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形成共识和力量。浙江省永嘉县县委书记盛秋平对永嘉县的古村落状况及其保护状况做了详细的介绍,他强调,永嘉县将把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作为历史赋予的责任,进而为延续悠久的历史文化做出努力。他还希望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的推动下,中国村落的保护能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接着,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做了重要讲话。黄主任强调,中国古村落的后续保护与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建立古村落挂牌以后的保护、发展与评价体系,建立中国景观村落牌子的退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还要进一步囊扩全国各地各单位最权威的专家学者,把研究资源和人才资源汇总在一起,来共同搞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实现跨学科、跨地区、跨部门的资源整合,进而推动流转。

上午10点,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开始。论坛由古村落专委会理事长赵叶先生主持,他表示,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发布“中国古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与大家共商发展,共叙友谊,共谋合作,这标志着古村落专委会在传承古村文脉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也标志着我们在保护和规划古村建设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他还强调,在承建古村落保护基金会的过程中,古村落价值评估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在随后的高峰论坛上,分别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安然先生,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住建部村镇司原司长李兵弟先生致辞。由古村落专委会秘书长张安蒙女士发布“中国景观村落评估体系”。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安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承载着中国龙脉的古村落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正是如此,古村落的保护成为了社会的共识。古村落专委会秘书长张安蒙在发布“中国景观村落评估体系”时强调,村落的布局需要具有风水性,成长性和景观性,要特别强调村落的历史性和发展过程,而不是现有的遗存,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们要关注的重中之重,村落的自然生态和脊梁人物应当成为古村落评估和保护的重要支柱。

最后,古村落专委会理事长赵叶说,对于古村落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今天发布的评估体系,我们看到古村还有很多很多的文化遗存需要我们去做延伸的保护,去做延伸的开发,使千年古村能够最终彻底的涅磐重生。在此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对评估体系把脉问诊,建言献策。让我们可以执着、规范的将古村保护下去,使他真正实现民生和文化共赢。他说,古村落的景观无疑是一种不可多得,内涵丰富的活态文化,能较好满足当代都市人景观需求的资源。古村落保护不仅是要强调古建筑的完整性,更要重视对古村落的内涵和和村落中活态文化的保护。毋庸置疑,保护和弘扬传统村落文化,也就是留住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风骨”所在。这不仅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更是文化传承的血脉。

在下午的讨论中,国家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女士,绿十字创始人,乡村设计师孙君先生分别作了专题发言。

此次论坛中,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古村落的保护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京ICP备12008802号-2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