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值此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会聚在秋色迷人的贵阳市,隆重召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的30华诞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拨冗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成立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初期,是我国民族研究领域最早成立的全国性学会之一。30年来,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在组织协调全国学术界开展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西南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民族学学科建设,推进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参与国家和地方民族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实施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然,在学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学会的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今天,我们在这里全面总结回顾学会30年来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增强做好学会工作的自信心;同时,我们也需要认真查找学会工作存在的差距,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开展学会工作奠定基础。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民族研究学者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继承前辈学者为科学而献身的奉献精神,继承老一辈学者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学习和借鉴西方民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学研究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次学术研讨会围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主题展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众所周知,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也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特征。然而,从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实践看,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也展示了其“双刃剑”的效果,即它在带来各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对各国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各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步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央政府在2000年制定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处在中西部偏远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也迅速加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行列。近十多年的发展实践同样证明,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给我国带来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和影响。在经济领域,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少数民族劳动力离开其世居地而迁居到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使本来就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失去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外来资本和先进生产力的引进,在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储量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民族地区传统的生产方式造成毁灭性的冲击,甚至是对自然生态的灾难性破坏。在社会领域,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和传媒网络的延伸,带来了民族地区经济交往和人员流动的增加,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族际关系和社群结构正在逐渐消解,人们的价值追求日益多样,民族意识和平等观念不断增强,源于各种因素产生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有蔓延发展的趋势。在文化领域,少数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市场化的挑战、文化传承的断裂和对都市化的文化适应等方面的多重影响。由于旅游开发和大众传媒的介入,少数民族在语言、教育、服饰、饮食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冲击,母语的流失、传统民俗文化的消亡与变异、传统价值观的改变乃至人文景观的破坏等日趋严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少数民族人口的大量外流,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壮年的外出务工,使得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大量流散。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民族教育方式的变迁,使得民族文化传承的语言载体发生断裂,年轻一代的民族人口中能熟练掌握本民族语言的群体正在萎缩,有能力者通过国家主流教育方式异地求学和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大多数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逐渐淡化。互联网和电视等大众传媒冲击了民族文化的传统优势,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民族地区的青年一代逐步适应了“快餐文化”,而逐渐对民族传统文化失去兴趣,等等。研究和探索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应对之策,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者责无旁贷的责任。这次学术研讨会围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问题,从多学科的角度和视野进行深入研讨,充分体现了我们西南民族研究学界忧国忧民、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相信,通过这次研讨会的切磋与交流,在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够达成共识,为党和各级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是一个专门从事与民族事务和民族政策相关问题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我们研究所的特点是学科涵盖广、综合研究能力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交流广泛,等等。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为政府制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基本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始终是我们研究所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研究所非常愿意加强与全国民族研究机构及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进我国的民族研究事业作出努力。同时,作为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的挂靠单位和主管单位,我们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会活动,协助学会解决办会过程中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日常事务,为学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我们研究所力所能及的帮助。
最后,我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