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会议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和国际节庆协会继续主办第五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由民族节庆专委会和梧州人民政府承办,于2014年11月在广西梧州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全国政协民宗委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国家民委政法司巡视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国家民委巡视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杰,国家旅游局副巡视员、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邓宗德,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委会主任张刚,梧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朱学庆、梧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浩岭、梧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艳华、梧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钟碧珍、梧州市政协副主席梁华,以及全国政协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地方节庆组织的代表、专家学者、媒体、从业人员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局原局长王国泰主持。 首先由国家民委政法司巡视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同志致辞,对各位领导、地方代表、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在全国民族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之际,中国民族节庆峰会在广西梧州召开,民族节庆产业的发展,应当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梧州市市长朱学庆在致辞中说,梧州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有壮、瑶、苗、侗等30多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传承良好,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在第三届、第四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上,梧州及梧州宝石节分别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节庆城市”和“最具国际影响力民族节庆”。朱学庆说,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是国内节庆领域最有影响力、最具权威性的行业盛会之一,而每年一届的梧州宝石节,是梧州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节庆活动和经贸盛会。第五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选择在梧州,选在第十一届梧州宝石节期间举办,既是对梧州和梧州宝石节的充分肯定,又是对梧州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打造民族节庆品牌,办好梧州宝石节的鼓励和鞭策。相信在国家民委和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的指导下,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梧州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会越做越好,梧州宝石节会越办越好,第五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全国政协民宗委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同志讲话,梳理了民族节庆产业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建议各地节庆工作者转变思路,在节庆活动的市场运作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上着力,促进节庆产业繁荣发展;他强调,节庆专委会给各地办节者、企业、专家学者、媒体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要利用好这个节庆交流平台,将节庆行业的最新理论、最新政策、最新方法,传达给各地方办节组织,加强节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节庆科学、健康、蓬勃发展之路。
国家旅游局副巡视员、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邓宗德同志做了主题为《旅游—节庆—标准》的主旨报告,回顾了中国旅游产业由旅游事业、旅游产业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阶段,强调各地节庆活动要以标准化为抓手规范行业管理,充分发挥民族节庆产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引领和规范旅游业健康发展。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委会主任张刚同志就“2014中国优秀民族节庆”评选规则作了全面的介绍,评选活动依据和参照国际节庆协会的权威评选标准,特设置“最具民族特色节庆”、“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最具创新价值节庆”、“最具魅力节庆城市(地区)”、“年度节庆人物”等五个奖项。各节庆组织单位可通过各地方民族事务、文化、宣传等部门统一组织本区域内的节庆活动主办、承办单位报名、专家推荐、活动官网报名等方式参与“中国优秀节庆”评选。“中国优秀节庆”的评选标准由专家评分和网络投票组成。专家评分的权重占80%,网络投票的权重占20%,专家评分综合网上公示阶段的网络投票后,形成最终获奖名单。
在1日下午举行的分论坛上,专家学者还分别就“节庆管理及市场化运作”和“节庆旅游和品牌打造”两大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节庆品牌的打造与传播、民族节庆与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优秀民族节庆品牌的打造与传播等议题。
同时,为了打造一批民族节庆知名品牌,在昨晚举行的中国优秀民族节庆颁奖晚会上,由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举办的节庆活动中评选出的本年度“最具民族特色节庆奖”、“最具国际魅力节庆城市(地区)奖”等五大奖项花落各家。
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成功举办四届,已经成为节庆领域理论研究者与实践操作者的一个交流平台,她以推动民族节庆、民俗问题的研究,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民族节庆活动的蓬勃发展为任,肩负着文化兴国的使命,在创新中国节庆的发展之路不断执着前进。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