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全国民族节庆策划师培训班”结业合影
黄忠彩司长讲话
张刚主任、吕尚彬教授、邢莉教授认真倾听学员问题
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联合主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研究专委会承办,青海藏文化馆协办的“全国民族节庆策划师培训班”第三期课程于2013年7月12日—14日成功举办。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节庆领域权威专家主讲,课程包括:民族文化与政策、节庆政策解读与分析、节庆文化内涵的挖掘、节庆策划、节庆与城市名片打造等内容。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点评、课堂讨论等方式,由浅入深,逐步让学员对节庆策划师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能全面掌握节庆策划师的核心技能。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巡视员、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以“民族文化与民族政策”为主旨,从国家民族政策的角度讲解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并以四川阿坝的羌族“瓦尔俄足”节为例说明民族节庆对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刚就当前热衷提倡的“节俭办节”、“还节于民”等口号,对当前的民族政策及节庆政策进行解读。并以广西海洋节庆为例,详细地阐述了总体策划思路,拓宽学员们的策划深度和广度。
中央民族大学与传播学院教授、民俗学博士导师邢莉就如何挖掘民族节庆的文化内涵为题,介绍了节庆的本质属性、特征。邢莉老师指出,民众创造和传承的节日文化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认识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他不是昨日黄花,而是可以转化为启迪我们建设现代化理念的精神财富。
武汉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吕尚彬以节庆活动与城市名片的打造为题,阐述了节庆对于整个城市的重要性,以及节庆对打造城市名片的途径。
在专家与学员互动环节,学员纷纷发言,介绍和交流各自办节的经验,研讨在节庆组织策划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场掀起讨论热潮。培训结束后,所有学员均获得主办方颁发的结业证书。
“全国民族节庆策划师培训班”基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目的,全面提升我国民族节庆活动策划组织水平,推动我国节庆产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此次培训班结束后,专家及学员都认为,“节庆培训班”的模式很好,尤其是本次培训,案例分析,理论论证,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并建议民族节庆专委会,在以后的培训班中让更多的地方节庆学员带着自己办节的成功经验,大家一起交流与借鉴,以期得到更大的收获,更好的启发。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