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学者
黄现璠(1899.11-1982.1)
研究领域----- 中国通史、先秦史、中古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民族学、语言学和壮学研究
姓名: 黄现璠(1899.11-1982.1)
来自:中国
出生:1899年 11月
籍贯:
职称:
通讯地址: 广西桂林市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主页: 主页
电话:
邮箱:
头衔: 教授

所在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

简介: 原名甘锦英,壮族,广西扶绥县人。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22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陈垣、钱玄同等,经预课、本课、研究院九年学习; 1935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研究院,导师为日本东洋史学大家和田清、加藤繁; 1937年归国后,历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等校史学教授。曾先后兼任广西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广西大学训导长、中文系主任、图书馆馆长、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等职。其间多次组织考察团,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考察,收集到大量文物和史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广西文化教育界唯一代表,当选为第一届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后改名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1954年后相继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委员。先后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为桂西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文革”期间被错划为中国历史学界头号大右派。 1979年平反后相继当选为第一届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后改名为中国民族学学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编辑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顾问、第一届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会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2年1月18日逝世,终年83岁。

研究方向: 中国通史、先秦史、中古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民族学、语言学和壮学研究

研究成果: 黄现璠一生著述丰硕,曾编、著、译有《中国通史纲要》(合著)三册、《高中外国史》(两册)、《元代农民之生活》、《唐代社会概略》(20世纪第一部关于唐代社会史研究的专著)、《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20世纪第一部关于中国学生运动史研究的专著)、《广西僮族简史》(中国第一部关于壮族历史文化研究的简史)、《古书解读入门》、《汉族的形成》、《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合著)(20世纪中国学术界主张中华民族史“无奴隶社会”的第一部专著)、《侬智高》、《壮族通史》(合著)(中国第一部关于壮族历史文化研究的通史)、《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等著作。相继发表过《周代无井田制》、《我国坐俗古今之变》、《吸烟风俗传播考》、《我国服装演变之研究》、《黔桂边区教育散记》、《殷周社会初考》、《土司制度在桂西》、《壮族女将瓦氏领兵抗倭》、《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的探讨》(改革开放新时期推出的第一篇主张“无奴隶社会”论文)、《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民族调查与研究近40年的回顾与思考》、《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等史学及民族学论文80余篇,研究范围涉及中国通史、先秦史、中古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民族学、语言学、壮学等领域。 (详见附录:著述目录) 附:著述目录(目前在国内学术期刊上暂时查明的论著以及遗存稿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例) 1. 元代之农民生活,《社会杂志》第四卷第一期,1932年4月 2. 元代之奴隶生活,《社会杂志》第四卷第二期,1932年5月 3. 中国通史纲要(合著,上、中、下册),北平文化学社,1932年9月(上册),1934年4月(中册),1934年7月(下册) 4. 东北之历史考察,《进展月刊》第一卷第八期,1932年11月。 5. 最近三十年中等学校中国历史教科书之调查及批评,《师大月刊》(即北京师范大学月刊,简称为师大月刊,下同)第五期,1933年7月 6. 高中外国史(两册),北平立达书局,1933年8月 7. 唐宋时代之转运使及发运使,《进展月刊》第二卷第十三期,1933年12月 8. 元代农民之生活——附奴隶考(高岩(巌、巖)著、黄现璠译、李蒸题书),黄现璠译著《元代农民之生活》,李蒸题签。北平蓓蕾学社,1934年1月30日 9. 唐代之贱民阶级,《师大月刊》第十三期,1934年8月 10. 宋代太学生之政治活动,《师大月刊》第二十一期,1935年9月 11. 北宋亡后北方的义军,《食货半月刊》第三卷第五期,1936年2月 12. 南宋末年河北山东义军,《文化建设月刊》第二卷第五期,1936年2月 13. 元代被压迫阶级之汉南人,《文化建设月刊》第二卷第六期,1936年3月 14. 《唐代社会概略》,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1937年2月再版 15. 宋代太学生之救国运动,商务印书馆,1936年10月初版 16. 台湾台北文星书店,1956年1月、1965年5月再版 17. 元代佃户之生活,《师大月刊》第三十期,1936年10月 18. 中国发装考略,《经世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二期,1937年7月 19. 中国通史讲稿,广西大学教务处铅印,1938年10月 20. 我国礼节之形态与变迁,《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期,1941年2月5日 21. 再论礼节之演变,《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五期,1941年2月26日 22. 周代无井田制,《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八期1941年3月19日 23. 战国时代农奴解放与人之发现,《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九期,1941年3月26日 24. 我国坐俗古今之变(一、二、三、四.五)《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十二期,1941年4月16日(一)、《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十六期,1941年5月14日(二)、《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十八期,1941年5月28日(三)、《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十九期,1941年6月4日(四)、《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期,1941年6月11日(五) 25. 日本人之坐法(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二期,1941年6月25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三期,1941年7月2日(下) 26. 印度佛教坐俗之研究(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六期,1941年7月23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七期,1941年7月30日(下) 27. 元代蒙古人之奇异婚姻(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二十九期,1941年8月13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期,1941年8月20日(下) 28. 元代服饰之奇异(上、中、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期,1941年8月20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一期,1941年8月28日(中)、《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二期,1941年9月3日(下) 29. 政治革命之汉代道教,《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四期,1941年9月17日 30. 汉代学术思想之三变,《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三十七期,1941年10月8日 31. 秦始皇第二之隋文帝(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期1941年10月29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一期1941年11月5日(下) 32. 战国时代采邑经济之发达,《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二期1941年11月12日 33. 吸烟风俗传播考(一、二、三、四上下、五);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三期,1941年11月19日(一)、《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四期,1941年11月26日(二)、《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六期,1941年12月10日(三)、《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八期,1941年12月24日(四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九期,1941年12月31日(四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五十一期,1942年1月14日(五) 34. 饮酒礼俗与女招待的缘起(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五十四期,1942年2月4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五十五期,1942年2月11日(下) 35. 饮茶风俗之起源及其传播(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五十九期,1942年3月11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期,1942年3月18日(下) 36. 番薯传来考(上、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期,1942年3月18日(上)、《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一期,1942年3月25日(下) 37. 春秋五伯无一为尊周(上、中、下),《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二期,1942年4月10日(上)、《古书解读初探》精装版封面,作者黄现璠肖像《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三期1942年4月16日(中)、《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五期,1942年4月29日(下) 38. 男女鞋袜古今之变,《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六十八期,1942年6月10日、《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七十期,1942年6月30日、《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七十一期,1942年7月10日 39. 我国服装演变之研究,《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七十一期,1942年7月10日、《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七十三期,1942年8月20日、《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七十四期,1942年8月31日 40. 明代剿倭之广西女将,《国防周报》,第二卷第四期 41. 汉族对外抗战史(上、下),《国防周报》第四卷第七期(上)、《国防周报》第四卷第九期(下) 42. 汉武为争汉族之生存而战,《国防周报》第四卷第八期 43. 五胡乱华北方民众之抗战(上、中、下),《国防周报》第五卷第二期(上)、《国防周报》第五卷第四期(中)、《国防周报》第五卷第五期(下) 44. 中国男女服装之研究,《中师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中山大学季刊,1943年1月 45. 食器与食礼之研究,《中师季刊》第一卷第二期中山大学季刊,1943年4月 46. 中国史讲义,广西大学教务处铅印,1945年12月 47. 黔桂边区教育散记,《广西日报》桂林版《新教育》专刊,1946年12月29日、1947年1月11日、1月25日连载 48. 黔桂边民社会组织的民主政治,《广西日报》桂林版,1947年1月连载 49. 春秋战国人之发现与人之平等,《西大学报》第一卷第一期,1948年4月 50. 中国殷代社会史,广西大学图书馆铅印,1950年4月18日 51. 中国封建社会史,广西大学图书馆铅印,1952年12月9日 52. 中国历史名著选读,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铅印,1953年8月15日 53. 我国古史分期应该重新估定,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55年10月3日 54. 太平天国革命中的僮族子弟,《光明日报》,1956年5月10日 55. 《太平天国史研究文选》(广西1951~198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56. 广西右江僮族人民建立苏维埃政权之革命,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56年7月 57. 广西僮族史略,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56年12月6日 58. 广西僮族反抗压迫史(主编),广西社会历史调查组印,1957年1月 59. 谈僮歌,《广西日报》,1957年2月10日 60. 右江苏维埃政权之建立,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57年3月 61. 广西省大新县僮族调查资料,广西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印,1957年3月2日 62. 关于广西僮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广西社会历史调查组印,1957年3月27日 63. 僮族在广西的历史分布情况,《广西日报》,1957年4月19日 64. 广西僮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 65. 古书解读入门(油印本),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教材,1962年2月 66. 侬智高起兵反宋是正义的战争,《广西日报》1962年4月2日 67. 《岭外壮族汇考》,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12月 68. 土司制度在桂西,《僮瑶族史科学讨论会论文集(僮)》第一集,1962年7月 69. 僮族女将瓦氏领兵抗倭,《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学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63年3月 70. 广西最早的城堡,《广西日报》,1963年6月4日 71. 我国历史分期必须重新估定(修改稿),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74年5月8日 72. 我国古代史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修改稿),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76年3月2日 73. 汉族的形成(合著,油印本),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油印,1976年12月1日 74. 中国古代史没有奴隶社会初探(修改稿),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7年12月6日 75. 红八军龙州起义,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8年6月 76. 壮族简史讨论意见书面报告,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8年9月 77. 我国古史分期应该重新估定——古代没有奴隶社会(修改稿),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8年11月5日 78. 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之探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2月、3月第二、三期连载、《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三期(总第九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5月 7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侯绍庄等同志商讨中国奴隶社会问题,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9年11月14日 80. 广西各县瑶族人口及其过山榜,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79年11月19日 81. 我国有否奴隶社会之商榷,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80年3月8日 82. 铜鼓制造及其花纹之探索——广西壮族人民制造铜鼓,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80年3月29日 83. 同我国历史学者商榷一个问题——我国有没有奴隶社会,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80年8月10日 84. 远古的广西人(合撰),《桂林日报》,1980年8月10日 85. 壮族名称的演变(合撰),《桂林日报》1980年8月27日 86. 内蒙古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合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月第二期 87. 广西岩洞葬与宁明花山壁画, 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81年2月 88. 宋代壮族首领侬智高起义及其影响,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论文集(油印),1981年5月 89. 壮族别称乌浒人之探讨,《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1981年9月 90. 《岭外壮族汇考》,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12月 91. 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合著,油印本),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81年10月 92. 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合撰,遗作),《思想战线》(双月刊)云南大学1982年第一期(总第四十三期),1982年2月20日 93. 广西宁明花山壁画与岩洞葬(合撰,遗作),《西南民族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6月 94. 侬智高(遗作),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 95. 铜鼓制造及其花纹的探讨(遗作),《学术论坛》,1985年第9期 96. 铜鼓及其花纹的新探索(遗作),《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五辑,1985年5月 97. 壮族通史(合著,遗作),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11月 98. 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99. 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遗作),《广西社会科学》[特稿]2007年第3期 100. 民族调查与研究40年的回顾与思考(上、下,遗作),《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4期 2007年9、12月 101. 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遗作),《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9期 102. 《韦拔群评传》(遗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103. 《风雨同舟十三年》(遗作),《西大情缘》,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11月 以下为遗存稿: 104. 《中国通史》讲稿一卷,未刊。 105. 《秦代通史》书稿一卷,未刊。 106. 《魏晋南北朝通史》书稿一卷,未刊。 107.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讲稿一卷。 108. 《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史稿》书稿一卷,未刊。 109. 《中国文化史》讲稿一卷,未刊。 110. 《隋唐五代史》书稿一卷,未刊。 111. 《我国人民起居衣食生活之演变》书稿上、中,下三卷,未刊。 112. 《民国史断片》文稿一卷,未刊, 113. 《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书稿上、下两卷,未刊: 11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讲稿一卷,未刊。 115. 《中国历史名著选读》讲稿一卷,未刊。 116. 《中国历史文选》讲稿一卷,未刊。 117. 《古书解读基础知识》书稿一卷,未刊。(本稿是在油印本《古书解读入门》的基础上增补编成) 118. 《千里之行——参加全国政协第五届第三次会议感想记》文稿一篇,油印,未刊。 119. 《古代少数民族乐舞考》文稿一篇,未刊。 120. 《黄鼎凤领导反清起义论考》文稿一篇,未刊。 121. 《吴凌云、吴亚忠反清起义论考》文稿一篇,未刊。 122. 《试论广东临高县村人的民族成分》文稿一篇 123. 《广西各县县志重修意见》文稿一篇,未刊。 124. 《历史文物考释》书稿提纲一篇。 125. 《学术文摘》、《论文杂摘》各一卷。 126. 《少数民族习俗杂录》三卷。 127. 《读书笔记》六册。 128. 《少数民族调查笔记资料》9册。

学者风采:
       

京ICP备12008802号-2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网站流量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