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会新闻

“新型城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研究”专题会议论文与研讨会综述
作者:现代民族学专业委员会 发表时间:2016-12-16 浏览次数:2080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城镇化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在得到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而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个创新理念很好地协调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2016年10月12—14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在烟台大学拉开帷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现代民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周光大教授组织召开了以“新型城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研究”为主题的专题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专题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研究:周光大《壮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研究》论文提出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广西城市打造成为具有桂风壮韵鲜明特点的现代化宜居城市,同时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周光大教授认为深入研究壮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有利于深刻认识发展现代民族学的必要性;有利于构建民族学学科体系,在国际上争取主动权,以便与中国这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相称,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有利于抓住民族特点、地方特点,正确处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促进城镇化加速发展。周光大教授的论文《深入研究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和世界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研究为例》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正确处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是当代中国和世界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现代化已是现阶段中国和世界各民族追求的奋斗目标,壮族中一些专家学者对此十分关心,对当前提倡某些文化事项,提出会阻碍壮族地区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加快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周光大、刘恕子《以城市为中心,欢渡“壮族三月三”节日考察》论文强调壮族是多元形成的,通过“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发掘、弘扬世居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应注重发掘、弘扬世居汉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会有利于民族团结,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把新型城镇化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有利于发展旅游经济,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谢羽、魏静《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以甘肃省少数民族村寨为例》论文对甘肃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认为城镇化进程对特色村寨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所伴随的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村民人口流失等现象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产生了一些影响。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寻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持续、全面、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钱程《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视野下传统文化的保护》论文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考虑多元化发展,因地制宜的为民族地区制定一套现代化、生态化、民族文化化相结合的发展方案。李勤《边疆城市化进程中景颇族性别制度变迁研究》论文选取景颇族聚居的户育乡作为调查点,基于对公共生活及私人生活中具体实践中展现出的性别关系及性别势力对比,在不同的社会发展状态下具备不同的现实及历史的需求,对景颇族性别制度进行了考察,认为在历史脉络里景颇族始终生活在和其他民族和文化的互动和交往中,近三十年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景颇族社会践行,但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及个体实践的局限性,景颇族社会父权社会统治状态仍会持续并且发展缓慢。

第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韦立宪《广西桂西壮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必然带来壮民族地区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作为我国壮民族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广西桂西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四化”叠加、生态化及人口老龄化的宏观背景下,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展开的。在空间布局、产业布局、路径选择、实现方式及文化建设上,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城镇化实施方案。其他论文有:鄂伦春族第一个女博士刘晓春研究员的论文:《民族经济学视角下的牧区城镇化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鄂伦春族女研究员白兰的论文:《探讨:游猎、游牧民在城镇化过程中与生存资源、传统文化的剥离问题》;马东平、金蓉《甘肃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阿拉坦宝力格《内蒙古牧区生态特征与城市化创新模式》论文;启戈《呼和浩特地区少数民族城镇化过程的思考》论文;苏媛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工作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

第三,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相关问题研究:其中有韩美群的论文《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个基本问题》;洪兴应、余继平的论文《现代化背景下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和路径研究》;李志鹏、侯宗辉的论文《构建甘肃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鄂伦春族女学者关红英的论文《鄂伦春族服饰》;梁仲靖的论文《“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孟荣涛的论文《如何让内蒙古文化符号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娜仁其木格的论文《城镇达斡尔族保持民族文化现状》。

第四,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各个民族和各个方面的研究:其中有袁丽红的论文《民族自治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评估及对策研究——以广西的自治县为例》;和跃的论文《试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行动计划》;方明的论文《合纵连横:畲寨发展新路径》;德红英的论文《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城市生活与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研究》;赵沛曦、张波的论文《云南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分析——基于传承与保护的视角》;刘宝臣的论文《相濡以沫:一个典型藏族村落的非正式福利研究》;王友建的论文《关于广西宁明县左江花山岩画旅游经济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金洁的论文《新型城镇化下的城镇鄂温克族语言使用研究》;孟克的论文《达斡尔族城市化与民族文化》。

在年会闭幕式上,周光大教授对《新型城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研究》专题会议进行了总结汇报,高度肯定了此次专题会议取得的成果,认为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收获。第一方面,深刻认识到加快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地区之间差别,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民族问题。第二方面主要收获是明确了民族学工作者在新型城镇化中要发挥作用,把广西的城镇化真正建设成为桂风壮韵特色的广西名片,在牧区根据牧区特点搞好相适应的城镇化建设。第三方面的收获,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民族学学科,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通过本次专题学习会议,有利于充实完善民族学科的发展,我们应该做进一步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把民族学科建设得更好。周光大教授呼吁更多有志之人参与该项研究,他的总结汇报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认同,引起强烈反响。

总之,此次专题会议为各位专家学者、民族学工作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创造了聆听大师声音,汇报丰硕成果,思想火花碰撞的机会。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研究已经在路上,建设一流的民族学学科,助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现代民族学专业委员会供稿)



京ICP备12008802号-2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网站流量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