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会新闻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委会2016年年会成功举办
作者: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委会 发表时间:2016-11-02 浏览次数:4620

10月28日-30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委会2016年年会暨第三届“视觉人类学与当代中国文化论坛”在中央民族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委会以及中国民族博物馆共同主办,本次论坛会议共有六个单元专场,分别为“特别单元·视觉人类学与影音文献的开发利用”、主旨发言单元、“视觉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单元”、“影音新技术与视觉人类学的未来”、民族志电影观摩与交流、“视觉人类学与公众影像创作”以及“中国乡村/社区影像的行动与反思”。会议论文将择优入选《视觉人类学论坛》(第三辑)与多家学术刊物的视觉人类学专栏,为中国视觉人类学界奉献一场成果丰硕的学术盛会。

在开幕式上,专委会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苏发祥教授首先发表欢迎致辞,对视觉人类在当代的发展提出展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吴金光副司长代表研究会致辞,肯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委会在过去一年的积极工作,并对影视人类学界的学科发展与国际合作提出更高期待。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李松主任结合中心主导的“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和“中国节日影像志”来探讨影音记录的编目规范,在国家的宏大视角下用影音方式对具体社会历史事实进行记录的文化责任。新疆师范大学的刘湘晨导演以自己的“开斋节”、“帕米尔高原葬礼”、“阿希克”三部作品为例,论证优秀的民族志电影拍摄不但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决心,还需要对拍摄者文化价值与意义的不断探寻以及诗意的发现与存在。中山大学的邓启耀教授讲述的“视觉人类学与当代新视觉媒介的关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罗红光教授分享“影视人类学作品的独立人格”高屋建瓴地向参会的学者们指出影像这一手段对于人类学研究在当代文化领域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专委会的四位副主任分别对各自在过去一年中在民族影视领域的工作成果进行汇报总结。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朱靖江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的鲍江研究员、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雷建军教授和云南大学的陈学礼博士进行工作报告,总结专委会成立一年以来所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举办的“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论坛”、成立的“民族影视创作、产业与研究”战略协作体、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的国际会议、影展、业务学习和交流等方式,探讨专委会如何能够推动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的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在“视觉人类学与影音文献的开发与利用”特别单元,新华社国家典藏工程首席专家陈小波在题为“‘国家证史’——‘新华典藏’收藏了什么?”的报告中,向大家展示了许多过去珍贵的照片,表达了新华社长久以来对于新闻图片的完整性收集以及其对于为中国的历史纪实所作出的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朱靖江副教授作了“视觉人类学视野中的影音文献”的学术报告。在“视觉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单元”中,云南大学的徐菡老师探讨“人类学‘观察电影’的发展及理论建构”,北京电影学院的孙红云副教授以罗斯·麦克艾威的作品为例,与学者们讨论自民族志纪录片,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的赵鑫副教授论述了中国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现存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在“影音新技术与视觉人类学的未来”单元中,雷建军教授向学者们分享采用VR技术对节日影像志进行拍摄中所取得的经验,山东艺术学院的牛光夏教授分享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微纪录片传播与当代文化中国构建”,昆明理工大学巴胜超副教授则论述了“口述影音的采录与使用”。此外,在“视觉人类学与公众影像创作”以及“中国乡村/社区影像的行动与反思”单元,来自国内各高校与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也发表了精彩的学术观点。

民族志电影观摩与交流单元分别向观众学者们展映了五部民族志纪录片,导演们与现场观众进行观影后及时互动交流,并取得热烈反响和回馈。五部优秀的影片分别为河南大学吴效群教授导演的《花馍里的豫东春节》、中国传媒大学王宁彤博士导演的《魂归何处》、鲍江研究院导演的《傅于尧与邓桂芳:跨族通婚者的人生境界》、中国传媒大学沈皛博士导演的《木雅,我的木雅》以及独立纪录片作者鬼叔中和朱靖江主任导演的《福建宁化七圣庙庙会》。

以上每个单元分别由邓启耀、罗红光、熊迅、陈学礼等学者进行最后的评议与总结,对上述的视觉人类学创作与研究工作进行了精彩点评,肯定了影像手段为人类学田野研究开辟的新路径,使学科价值能以新技术传媒手段得以传播推广。从最初对边缘族群文化遗产的抢救性记录,到如今无远弗届地呈现人类社会的真实面貌,影音文献的生命力正来自于对大千世界的不断发现与对人类文明的自我反思。视觉人类学以影像民族志为研究工具与学术文本,在其田野实践与理论建构的过程中,也为影音文献的历史源流、文化本位、学术价值以及记录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王晨辉)

 

 

 



京ICP备12008802号-2
版权所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络信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2号     邮政编码:100800
E-mail:cuaes2010@126.com     电话:010-66508325   010-68932531
网站流量统计分析